(一通项目咨询)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黄山经济开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
2、项目性质:新建
3、建设单位:黄山高铁新区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
4、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内容位于黄山经济开发区,距离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区)约5公里
5、建设规模:项目计划新建道路工程总长4.54km、梅林大道提升改造工程总长5.3km;新建下穿皖赣铁路的公铁箱涵2座;配套建设道路沿线给水、雨水、污水、燃气和通信管网;梅林广场和金鸡广场提升改造总计3万m2;搬迁居民192户,配套新建安置房300套,总建筑面积30865m2;建设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浙商中小企业园工程、科技产业园(二期)工程。
6、项目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99583.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估算为1159.5万元,占工程投资总额的1.17%。
项目组成汇总见表1,主要工程内容分布见图1。
表1 项目工程内容组成一览表
类别 工程名称 工程规模
主体工程 道路工程 新建翰林南路、轩辕南路、徽文化产业园周边道路、枫树北路、百川东路和徽光西路6条道路,总长4.54km
梅林大道提升改造工程,总计5.3km
公路箱涵工程 建设翰林路下穿皖赣铁路和阳山路下穿皖赣铁路公箱涵
管网工程 包括给水管网4.22km、雨水管网4.54km、污水管网4.22km、燃气管网2.98km和通信管网4.22km
广场提升改造工程 梅林广场1万平方米和金鸡广场2万平方木提升改造
绿化工程 新建道路绿化21680平方米,栽植行道树1504棵;翰林路绿化提升改造
安置房工程 新建安置房300套,设计建筑面积30865平方米
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 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1.88万平方米
浙商中小企业园工程 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4.93万平方米
科技产业园(二期)工程 包括办公楼、地上下停车场、道路、水电、消防和装修等,总建筑面积3.52万平方米
辅助工程 交通辅助设施 各新建道路沿线配套设置交通设施、照明工程等
环保工程 道路工程
安置房工程 靠近梅林大道一侧住宅楼采用通风隔声窗
配套商业建筑预留油烟收集装置和集中烟道,预留隔油沉淀池
科技产业园 设置污水收集管道,预留化粪池等设施,生活污水进入黄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标准化厂房 采取“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排水方式,生产废水管道布设采用管沟方式,污水收集管放置于明沟内,且为架空布置,废水排放应满足行业排放标准和黄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车间内预留生产工艺废气收集装置、输送管道及废气处理措施,确保各企业工艺废气排放满足相关行业标准要求
1.2 新建道路工程
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开发区道路(配套建设沿线排水及燃气管网)、新建下穿皖赣铁路公铁箱涵、梅林大道提升改造、安置房工程、标准化厂房建设及广场绿化工程。
1.2.1 项目组成
根据设计方案,本工程计划新建翰林南路、轩辕南路、徽文化产业园周边道路、枫树北路、百川东路和徽光西路等6条道路,总计长度4.54km。
同时,为完善黄山经济开发区的技术设施建设,各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均配套进行沿线的排水管网以及燃气管网建设。
各拟建道路基本信息见表2。
表2 拟新建道路基本信息一览表
序号 道路名称 起讫点 长度
(km) 等级 红线宽度(m) 设计车速(km)
1 翰林南路 齐云大道~霞塘路 1.75 城市主干道 40 60
2 轩辕南路 约山路~阳山路 0.78 城市二级支路 24 20
3 徽文化产业园周边道路 / 0.32 城市二级支路 12 20
4 枫树北路延伸 徽文化产业园
区间路~槐源路 0.47 城市二级支路 15 20
5 百川东路延伸 枫树路~仙和路 0.92 城市主干道 30 60
6 徽光西路延伸 站前大道~霞塘路 0.3 城市主干道 40 60
1.2.2 路基工程
1.2.2.1 设计原则
(1)根据不通道路所处的区域,布置不同的横断面形式,使其满足交通服务功能,并与该区域的路网相协调。
(2)充分考虑道路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尽可能多的设置绿化用地。
(3)在穿越城市已建成的路段,充分考虑道路两侧居民﹑单位的通行要求。
(4)在建筑密集区,合理布置断面形式,采取工程措施减少道路用地,尽可能少拆迁。
(5)考虑近远期结合,预留管线位置,为远景发展留有适当的余地。
1.2.2.2 路基横断面
根据设计方案,本次工程拟建道路中,翰林南路、百川东路和徽光西路,设计道路等级均为城市道路主干道;而轩辕南路、徽文化产业园周边道路和枫树北路,均涉及为城市二级支路,各道路的设计横断面分述如下:
(1)翰林南路
设计道路规划红线宽40m,采用A-A断面形式。
断面布置:5.0 m(人行道)+11.0m(行车道)+8.0m(绿化分隔带)+11.0m(行车道)+5.0m(人行道)=40m
图3 翰林南路设计道路横断面图
(2)轩辕南路
设计道路规划红线宽24m,采用B-B断面形式。
断面布置:2.5 m(人行道)+2.0m(绿化分隔带)+7.5m×2(行车道)+2.0m(绿化分隔带)+2.5m(人行道)=24m
(3)徽文化产业园周边道路
设计道路规划红线宽12m,采用C-C断面形式
断面布置:2.25 m(人行道)+3.75m×2(行车道)+2.25m(人行道)=12m
产业园周边道路设计横断面见图5。
(4)枫树北路
设计道路规划红线宽15m,采用D-D断面形式
断面布置:3.0 m(人行道)+4.5m×2(行车道)+3.0m(人行道)=15m
枫树北路设计道路横断面见图6。
(5)百川东路
设计道路规划红线宽30m,采用E-E断面形式
断面布置:2.5 m(人行道)+3.5m(慢车道)+1.5m(绿化分隔带)+7.5m×2(快车道)+1.5m(绿化分隔带)+3.5m(慢车道)+2.5m(人行道)=30m
百川东路设计道路横断面见图7。
图7 百川东路设计道路横断面图
(6)徽光西路
设计道路规划红线宽40m,采用F-F断面形式
断面布置:4.5 m(人行道)+5.0m(慢车道)+3.0m(绿化分隔带)+7.5m×2(快车道)+3.0m(绿化分隔带)+5.0m(慢车道)+4.5m(人行道)=40m
1.2.3 路面工程
根据国内及我省修建路面经验,同时,从减轻噪音、保护环境,提高路面行驶舒适性、安全性,以及从施工、养护及造价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项目道路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如下:
机动车道:4cm厚细粒式沥青砼+6cm厚粗粒式沥青砼+3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0cm厚石灰、粉煤灰、土(12:35:53),结构层总厚为70cm
非机动车道:3cm厚细粒式沥青碎石+4cm厚粗粒式沥青碎石+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石灰、粉煤灰、土(12:35:53),结构层总厚为47cm
人行道:25×25×5cm预制水泥砼彩色道板+3cm 1:3水泥砂浆+10cm厚C15素混凝土,人行道中央设置0.75宽盲道
1.2.4 交叉工程
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各新建道路配套建设管线工程,包括给水管网4.22km、雨水管网4.54km、污水管网4.22km、燃气管网2.98km和通信管网4.22km。
1.2.5 附属工程
1、无障碍设施
本工程无障碍设计需在道路路段人行道、沿线单位出入口、道路交叉口、人行过街设施、桥梁、公交车站等设施处满足视力残疾者与肢体残疾者以及体弱老人、儿童等利用道路交通设施出行的需要。
2、交通设施
根据道路断面型式以及交通管理的需要,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根据人流流向及流量,确定公交线路及站点。达到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交通系统的协和运作、充分利用交通系统资源的目的。
本项目设计配套的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
3、照明工程
按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进行分级,以满足平均亮度(或照度)、亮度(或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诱导性及照明功率密度值等五项指标为标准,进行新建道路沿线配套照明工程建设。
1.2.6 梅林大道提升改造工程
根据《黄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成果稿)》(2010-2030),开发区内规划形成“五横、四纵”的主干路网结构。
其中,“四纵”分别为站前快速路、翰林路、梅林大道和仙和路。而梅林大道即是黄山经济开发区的主干道,也是区域性的交通主干道,对区域的城市交通通行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计划对梅林大道实施提升改造,进一步完善区域的通行条件。
(1)道路路面修补
由于该路段交通量大,车辆通行速度快,目前,梅林大道的路面损坏面积已经达到了5%,总计约11238.5m2,对区域的交通行驶安全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
本项目计划对该路段破损路面全部进行修补,保证道路通行无阻,降低路面事故率,保证行驶的舒适度。
(2)路灯更换
绿化照明系统的设计应作为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美化环境。道路及特殊地点(曲线段、平面交叉口、铁路道口、停车场、等)应有照明设施,以保障交通安全、畅通,美化城市环境。
同时,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美观大方、维修方便、技术先进。
保证照明质量,达到辨认可靠和视觉舒适的基本要求,满足平均高度、亮度、均匀度和眩光限制三项指标,路面平均照度应不低于15LX。
根据设计方案,路灯均采用太阳能路灯,以达到节省能源、绿色环保的效果。
(3)绿化升级
根据黄山市提出的打造与黄山风景相媲美的城市环境的要求,对道路绿化景观要精心设计,突出主题,确定适当的绿化规模和绿化品种,精心施工,充分体现具有徽州文化特色的现代风貌,做到既能安全交通,又能美化环境。
(4)其他
对所有道路人行道树进行更换均换成20cm实生根银杏树,提高城市品味,树种耐活,降低管理费用。
侧石均换为花岗岩侧石,提高侧石品质,美化路面整体效果,且花岗岩侧石结实耐用,降低维修费用。
1.3 公路箱涵工程
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计划在黄山经济开发区内新建下穿皖赣铁路公铁箱涵工程2处,分别为翰林路下穿皖赣铁路公铁箱涵和阳山路下穿皖赣铁路公铁箱涵。
1.3.1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
铁路设计活载:中—活载。
道路汽车荷载:公路-Ⅰ级。
2、净空、净高
净空:5.95m
净宽:10.5m+19.0m+10.5m(翰林路)
10.5m+19.0m+10.5m(阳山路)
1.3.2 设计方案
(1)桥位里程
翰林路立交桥位于皖赣线K56+162处,与铁路成81°斜交。
阳山路立交桥位于皖赣线K59+142处,与铁路成80°斜交。
(2)立交桥主体
地道桥主体为C3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渗等级P8。地道桥孔径为10.5m+19.0m+10.5m(翰林路)和10.5m+19.0m+10.5m(阳山路),全高8.9m,桥内预留照明电力管道。桥顶两侧设钢筋混凝土栏杆,人行道板下设电缆槽。
(3)既有铁路的防护
立交桥顶进期间对线路进行吊轨及横抬梁加固,加固前需锁死相关道岔,施工期间列车限速45km/h。
1.4 管网工程
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各新建道路配套建设管线工程,包括给水管网4.22km、雨水管网4.54km、污水管网4.22km、燃气管网2.98km和通信管网4.22km。
1、供水管网
开发区供水管网设计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供水范围,将流量分配到各节点。计划选用球墨铸铁管,采用直埋方式。
2、污水管网
开发区的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污水管道沿道路呈枝状布置,污水采用重力自流(或经污水泵站提升再重力自流)的方式送至黄山市第二污水厂处理。
根据设计方案,项目管材选用采用玻璃钢夹砂管(RPM),环刚度为7500~10000N/m2,承插连接,耐酸碱腐蚀橡胶圈接口。污水管网均沿路铺设,在道路施工时一并施工。
3、天然气管网
开发区天然气计划利用“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通过上游规划宣城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送至黄山市境内。
开发区内供气管网采用环状为主、环状和支状相结合的方式。中压主干管成环布置。管道选线应遵循先人行道,后慢车道再快车道的原则,尽量避免与高压电缆平行敷设,以减少管道的腐蚀。天然气管网均沿路铺设,在道路施工时一并施工。
1.5 安置房工程
为满足黄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建设要求,开发区计划对规划区范围内现有蕉充范围内的滁村进行拆迁,计划搬迁居民108户。
为落实开发区规划范围内拆迁居民的安置工作,本项目计划在梅林大道以西、蕉充路以东、北至百川路区域的蕉充安置小区内建设安置房工程。
蕉充安置区总体规划面积约400亩,目前,已建有农民搬迁自建房140幢(排屋),总建筑面积约30400m2。已建有安置单元楼17栋(1#~7#楼、10#~15#楼和18#~21#楼),总建筑面积57655m2,已安置搬迁安置房470套,配套设施已基本建成。
本项目计划在蕉充安置区内新建安置房300套,设计建筑面积30865m2。住宅楼拟采用砖混结构,现浇混凝土梁、楼板;塑钢窗(带纱扇)、木门;一门一户。建筑以六层为主,单户建筑面积的设计标准:以80~120m2为主要建设标准,体现“经济性、适用性”的原则。
项目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
表3 安置房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1 占地面积 m2 23080
2 建筑面积 多层住宅 m2 30545
配套商业及公建 m2 320
4 建筑密度 % 31.3
5 容积率 / 1.34
6 绿地率 % 15
1.6 科技产业园(二期)工程
1.6.1 建设规模
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计划在开发区枫树路与银蝶湖北路交汇处西北侧地块新建科技产业园1处。
项目设计建设内容包括高层双塔办公楼(18层)1栋、高层办公室(11层)1栋、多层办公楼(6层)1栋、多层办公楼(4层)22栋,配套建设停车位、花园等辅助工程。项目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4,总平面布置见图12。
表4 科技产业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占地面积 m2 60000 工程分两期建设,设计总建筑面积80100m2,本期工程计划建设35200m2
2 建筑面积 地上 m2 65100
地下 m2 15000
3 停车位 地上 个 260
地下 个 450
4 建筑密度 % 17
5 容积率 / 1.16
6 绿地率 % 30
1.5.2 建设方案
根据本工程的规划设计意图及建筑单体方案,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本着技术先进、受力合理,有利于降低自重,提高使用系数,与节能设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工程主体采用框架结构,墙体采用200厚非承重空心砖填充。楼、屋盖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体系,建筑抗震按6度设防。根据场地土层结构、性状及本地区建筑经验,确定建筑层高3.90m。
1.5.3 公用工程
项目设计主要配套公用工程分述如下:
1、供水
黄山经济开发区供水采用市政自来水,供给水源为黄山市第一水厂。由于开发区规范范围内总体趋势北高南低,区域内高低起伏,区内市政供水采取高压供水方式,经齐云大道敷设两根DN800给水管,从梅林大道引入开发区内。区域供水管网分布见图2-6-2。
拟建项目计划利用沿东侧枫树路布设的市政给水管网的主给水管,接入DN200供水管网,供给园区内生活及消防用水,市政供水管网压力按0.30兆帕考虑。
根据设计方案,科技园内设计供水量为2.51万m3/a。
2、排水
目前,黄山经济开发区建成区内无配套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区内建成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均通过开发区污水管网,送至黄山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新安江。
根据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促进黄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建设,完善区域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在横江北岸的万安镇古楼村,新建黄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采用Carrousel氧化沟处理工艺,总处理规模10万m3/d,其中一期工程2.5万m3/d,二期工程7.5万m3/d。黄山市环保局以环建函【2009】46号文,同意本项目建设。
目前,黄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一期工程正在建设过程中,计划于2013年底建成运行。黄山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位于该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收水范围内。
图14 区域排水工程规划方案示意图
本项目设计建设期2年,预计废水排放量2万m3/a。项目建成运行后,产业园内的废水,均通过开发区污水管网,进入黄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后,排入横江。
3、供气
根据黄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开发区内燃气气源为天然气,利用“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通过上游规划宣城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送至黄山市境内。
近期,开发区内使用压缩天然气。远期,气源来自开发区内的天然气储配站,位于百川路与霞塘路东南交口处。
1.7 标准化厂房
1.7.1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
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计划在北至景观路,南至百川路,西至枫树路,东至规划道路的地块新建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
项目设计建设内容包括6层总部办公楼1栋、4层办公楼5栋、2层厂房21栋、1层烘干房1栋。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5,总平面布置见图16。
表5 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1 占地面积 m2 118892
2 建筑面积 办公楼 m2 34988.2
厂房 m2 83886.8
4 建筑密度 % 36.0
5 容积率 / 1.0
6 绿地率 % 15
1.7.2浙商中小企业园工程
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计划在北至槐源路,南至田下路,西至站前快速路,东至谷棠路的地块新建浙商中小企业园工程。
项目设计建设内容包括科研中心、综合办公楼、标准化厂房及辅助用房、职工宿舍,并配套完善厂区内道路绿化、停车场等。
其中,科研中心设计为6层框架结构,内设各类实验室;综合办公楼设计为6层框架结构,内设办公室、大小会议室;标准化厂房以两层厂房为主,钢结构,二级耐火等级要求,入孵企业可根据生产设计布局进行随意分隔和拼合;宿舍楼设计为6层砖混结构。
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6,总平面布置见图17。表6 浙商中小企业园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1 占地面积 m2 119333
2 建筑面积 m2 149300
3 建筑密度 % 50.4
4 容积率 / 1.25
5 绿地率 % 14.5
1.8 绿化提升改造工程
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对开发区内现有广场进行绿化,总计3万m2,其中梅林广场绿化1 万m2,金鸡广场2万m2。另包括翰林路沿线绿化提升改造。
1.9工程建设进度
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计划建设进度24个月,预计于2015年11月完成。